【案例展示】和越智能-智慧能耗系统帮助生产型企业实现配电室管理智能化转型
浏览次数:100次    发布时间:2022-07-06
作者:智慧能耗系统
数字化配电管理成为物联网发展趋势下用户侧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基于物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以“智能化数据采集+无线传输+实时运行监控+自动预警管理+远程多途径报警+移动应急抢修”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远程运维、安全分析、能效管理等功能是配电室管理的大势所趋。

项目情况:某企业主要以生产饲料为主营业务,企业内部设有各种大型的生产设备,日常耗电量非常大,且一直以来靠人工手动统计用电数据,数据上容易出现延误。繁琐的抄表工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在中控工抄表的过程中又无法保障中控室的监管及时性,难以做到兼顾。


和越智能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

 本次配电室智能化改造方案主要以增加用电数据智能化终端采集设备为主,利用数显仪表采集用电线路端的所有用电参数,再利用通讯管理机将所有的数据上传到智慧能耗平台进行统一管理。

能耗平台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可视化的图表、曲线等展示形式,建立预警系统,为企业实现用电管理提供各项基础数据。


系统功能


1、用电数据统计:统计企业内所有用电设备的用电数据,包括生产设备用电、办公室化验室用电、日常照明用电等,实时掌控企业用电情况。

2、复费率报表:根据当地分时时段规定,在仪表中设置好“尖峰平谷”时间段,采集每个时段的电量之后主动上传,形成“复费率报表”展示每个时段的用电量。

3、分时用能分析: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将24小时划分成多个时间段形成不同的班组监管,系统自动统计每个班次的用电量,便于企业快速、简便的获取每个班组的能耗情况,用于绩效考核或者进一步总结减低能耗的工作方法。

4、能耗报表:可以“按日”统计每个分类设备每天每个小时段的用电量变化,“按月”统计每天的用电量变化,“按年”统计每个月的用电量变化,有助于企业一目了然的获取设备用电量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到的异常问题。

5、告警管理:系统自动对用电设备及线路工作的安全性进行监管,当线路中出现了电流超限、电压超限、功率因素超限等问题时系统进行自动报警提醒,并可将报警信息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通知到设定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的及时性。

用户价值

1.全时段掌控用电运行情况


系统界面实时采集并以数据表格的形式直观展示各用电回路的进线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电力参数,动态刷新各回路的在线运行参数。还可以日、月、季、年为周期对各回路进行电能耗统计及环比统计,帮助企业快速、实时掌握用电基本情况。

2.为节能降耗提供数据基础


系统可进行分班次分时段设置,分别统计不同班组的用能情况,对比每个班组的用能变化;还可按照日报、月报、年报的方式统计每时、每日的用能数据变化情况。通过直观的观察用电数据的实时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变化数据,有针对性的了解异常变化的原因,总结优势经验,改善浪费行为,建立良好的用能模式,为企业降低损耗。而且从用电数据的变化中能及时发现用电设备存在的一些异常导致的用电量上升等问题,及时进行保养维修,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

3.及时报警及时处置隐患


系统对各种隐患问题进行告警提醒,如出现电压和电流过高、过低提醒,这些问题都可能诱发用电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帮助企业提高用电安全的监管及时性。

4.节约人力,避免产品质量及安全事故


智能配电系统所有数据是实时动态监控采集,准确性高,省去了人工大量繁琐而重复的工作,节约人力。避免出现中控工抄表造成中控室无人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5.提高管理的灵活性


智能系统所有的数据监管、报警、操控都可通过线上完成,把配电管理扩展到配电室之外,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查看数据、接收信息、远程指令下发,管理更加灵活、及时、高效。

生产自动化成为当前生产行业的主流方向,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大量的机械设备每天产生大量的用电消耗,每月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用电成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大支出。如果用电监管不到位导致浪费行为的存在,就会产生更高的用电成本,数字化用电监管过程就是帮助企业对用电过程进行更严格的监管,除了能减少人工工作量,还能帮助企业降低能耗成本,实现配电智能化转型。

热门推荐: